- 更新时间
- 2025-10-13 12:13:17
- 工作地点
- 哈尔滨、无锡
- 招聘职位
- 设计工程师(燃机方向)、设计工程师(调控方向)、透平机械研发设计工程师、热能工程研发设计工程师、过程装备研发设计工程师、电气控制研发设计工程师、机械设计工程师、电子产品开发工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振动噪声控制工程师、软件应用技术工程师、网络及安全技术岗、动力工程师、机务设计工程师、控制系统研发工程师、电气工程师、机械工程师
- 投递截止
- 2025-11-18
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三研究所是做什么的
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三研究所(以下简称“七〇三所”)成立于1961年,隶属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在动力与能源领域布局的重要科研机构,属国家级事业单位。作为我国海军装备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技术支撑单位之一,七〇三所长期致力于舰船动力系统、燃气轮机、热能工程、自动化控制及高端装备研发等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与工程化应用,是我国动力技术研究体系中的骨干力量,在行业内具有显著的技术引领地位和战略影响力。
七〇三所的业务定位聚焦于国防科技工业和国家重大装备领域的前沿技术研发与系统集成,核心业务涵盖燃气轮机及其关键部件的设计研发、透平机械系统优化、热能动力工程、过程装备与系统集成、电气与控制系统开发、软件工程与信息化平台建设、振动噪声控制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以及动力系统总体设计等多个专业方向。依托数十年的技术积累与科研攻关,研究所已构建起覆盖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突破、样机研制、试验验证到工程应用的完整创新链条,形成了以燃气轮机为核心的自主可控动力技术体系,为我国多型重点舰船装备提供了先进可靠的动力解决方案,有力支撑了海军装备的跨越式发展。
在技术创新方面,七〇三所始终坚持自主创新战略,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防重点型号任务和基础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研究所在燃气轮机整机设计、高温部件材料与制造工艺、高效燃烧与热力循环、智能调控系统、数字化仿真与测试平台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积极参与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动力技术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其自主研发的多型燃气轮机产品已成功应用于舰船主动力、分布式能源、应急电源等多个场景,实现了从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的转变,显著提升了我国在高端动力装备领域的自主保障能力。
七〇三所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精深的高水平科研团队,汇聚了包括国家级专家、省部级领军人才在内的众多专业技术人才。研究所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与科研条件建设,建有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综合试验基地,配备了先进的设计仿真软件、高精度检测设备和大型全工况试验台架,具备开展复杂系统集成验证和极端环境模拟测试的能力。这些平台不仅支撑了研究所自身的科研任务,也为行业内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服务和技术输出。
在发展优势上,七〇三所具备突出的系统集成能力和跨学科协同创新能力。面对现代舰船动力系统日益复杂的集成需求,研究所能够统筹机械、热能、电气、控制、软件、网络安全等多个专业方向,实现多物理场耦合分析与一体化设计,确保动力系统的高效性、可靠性与安全性。同时,研究所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积极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在民用燃气轮机发电、节能环保、智慧能源等领域拓展应用场景,助力国家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七〇三所始终秉持“强军报国、创新驱动、严谨求实、协同奉献”的价值理念,坚持服务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未来,研究所将继续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化核心技术攻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国际一流的舰船动力与能源技术研究中心,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三研究所怎么样?招聘流程是什么?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简称“七〇三所”)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中的重要科研单位,也是国内船舶动力与能源装备领域的核心研发机构。自1961年6月成立以来,七〇三所始终肩负着“支撑国家战略、引领行业发展”的使命,是我国唯一专门从事大中型船舶主动力装置研制的综合性军工科研事业单位。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该所已成长为集技术研发、系统集成、试验验证、装备制造和全寿命周期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我国海军装备现代化建设及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单位概况与行业地位
七〇三所隶属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总部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并在江苏省无锡市设有分部,形成了“南北两地、一体两翼”的战略布局。这一布局不仅优化了资源配置,也增强了其在全国范围内的技术辐射能力和服务响应效率。作为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重要力量,七 三所在燃气轮机、汽轮机、锅炉、机械传动、自动控制、舰船综合电力系统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累计获得各类科技奖励3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3项,充分体现了其强大的科研实力和技术积累。
目前,全所员工总数达2715人,其中正式员工1923人,技术人员1151人,拥有正高级职称专家163人,工程院院士1人、外籍院士1人,并吸引外国专家12人。人才队伍结构合理,老中青结合,形成了稳定而富有活力的创新梯队。同时,七〇三所具备完整的研究生培养体系,拥有船舶轮机工程专业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持续输送高水平科研人才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科研方向与产业布局
七〇三所以舰船主动力系统为核心业务,重点开展燃气轮机、蒸汽动力、柴油机、综合电力推进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工程化应用。近年来,随着国家“双碳”战略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推进,研究所积极拓展民用市场,推动军工技术向新能源、节能环保、智能制造等领域转化。其民品产业已形成以燃气轮机发电、余热利用、核电应急电源、分布式能源系统为代表的多元化发展格局,尤其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热电联产、核电站应急柴油发电机组国产化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广泛服务于电力、石化、市政等行业。
此外,七 三所在无锡分部建有国内先进的舰船综合性动力装置试验站,具备大型动力系统的整机测试与验证能力,能够承担从部件到整机、从陆上到海上模拟环境的全工况试验任务,是国内少数具备完整动力系统试验能力的科研机构之一。
三、招聘流程详解
七〇三所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工作,每年定期开展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主要面向硕士、博士研究生层次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根据2025届校园招聘的相关信息,其招聘流程科学规范、环节严谨,具体如下:
- 简历投递:应聘者需通过中国船舶集团校园招聘官网或指定渠道提交个人简历及相关材料。招聘岗位涵盖热能与动力工程、轮机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航空发动机、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个专业方向。
- 简历筛选:人力资源部门会同各业务部门对应聘者的学历背景、专业匹配度、科研经历等进行综合评估,择优进入下一环节。
- 综合测评:通过初筛的候选人将参加综合素质测评,内容包括职业性格测试、逻辑思维能力、心理素质评估等,旨在全面了解应聘者的综合素养与发展潜力。
- 所级一轮面试:由研究所层面组织专家组进行首轮面试,重点考察应聘者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科研创新能力、表达沟通能力以及对国防事业的认知与热情。
- 部门级二轮面试:通过首轮面试者将进入具体用人部门的深入面试,由项目负责人或团队主管主持,侧重于技术细节、研究方向契合度及实际工作能力的考察。
- 发放Offer:经两轮面试合格后,研究所将向拟录用人员发放录用通知(Offer),明确岗位、薪酬待遇、入职时间等信息。
- 政审与体检:作为军工单位,所有拟录用人员均需接受政治审查和指定医院的入职体检,确保符合国家安全保密和身体健康要求。
- 签约协议:通过政审和体检后,双方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或三方就业协议,完成录用程序。
四、发展前景与社会价值
展望未来,七〇三所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创新型船舶动力及能源装备研发中心。随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深入推进,以及清洁能源转型的加速,七〇三所将在舰船动力自主可控、绿色低碳能源系统、智能动力管理等领域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有志于投身国防科技与高端制造的青年人才而言,加入七〇三所不仅是职业发展的优质选择,更是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平台。
在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三研究所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是否值得去?
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简称“七〇三所”)工作,是一种兼具荣誉感、挑战性与稳定性的职业体验。作为我国舰船动力系统研发的核心科研单位,七〇三所不仅承载着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使命,也为广大科技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综合其历史底蕴、科研实力、企业文化、员工发展及行业地位来看,在该单位工作是值得的,尤其对于有志于投身国防科技事业、追求技术突破和长期职业发展的专业人才而言,更是一份极具价值的职业选择。
一、深厚的家国情怀与强烈的使命感
七〇三所成立于1961年,是中国最早从事大中型舰船蒸汽、燃气动力装置和传动系统研制的国家级科研机构,被誉为我国舰船“心脏”的缔造者。从早期的常规动力舰艇到如今的现代化主力战舰,我国海军水面与水下大型舰艇的动力系统大多由该所主导研发。这种“国之重器、动力之源”的定位,赋予了每一位员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2016年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曾亲临七〇三所视察,并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了科研人员在推动国防科技进步中的重要作用。这一殊荣不仅是对研究所整体实力的认可,也极大提升了全体员工的精神面貌和奋斗热情。在这样一个被国家领导人关怀、肩负强军兴国使命的单位工作,能够让人深切体会到个人奋斗与国家命运的紧密相连,从而激发出持久的内驱力。
二、雄厚的科研实力与技术创新平台
七〇三所在舰船动力领域拥有全面的技术覆盖能力,涵盖燃气轮机、蒸汽轮机、核动力二回路、燃蒸联合动力以及自动控制系统等多个关键方向。其自主研发的多型动力装置已广泛应用于我国主力舰艇,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荣获国家级科技奖励24项,各类科技进步奖累计超过300项。
截至2025年,七〇三所拥有专利信息达1338项、软件著作权277项、注册商标15个,知识产权数量在全国同类科研院所中位居前列。这充分说明其具备强大的持续创新能力。同时,研究所设有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试验平台,特别是在无锡分部建有先进的动力工程热物理试验设施,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世界一流的实验条件和技术支持。
对于工程师和技术研究人员来说,这意味着可以深度参与前沿项目,接触尖端技术,积累宝贵的工程经验。无论是从事基础研究还是型号研制,都能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实现从“技术员”到“专家型人才”的跨越。
三、稳定的职业发展路径与完善的保障体系
作为中央直属的国有大型科研事业单位,七〇三所提供的不仅是稳定的编制和优厚的薪酬福利,更有一套成熟的人才培养机制。目前全所参保人数约1827人,其中包含大量高学历、高素质的研发人员和技术工人,形成了结构合理、梯队完整的人才队伍。
研究所高度重视青年人才成长,设有专项培训计划、导师带教制度、职称晋升通道和项目负责制等激励机制。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端装备制造和“双碳”战略的持续投入,七〇三所积极拓展民用市场,在新能源、节能环保、核电设备、储能技术等领域布局新兴产业,为员工创造了更多跨领域发展的机会。
此外,七〇三所还注重企业文化建设,自2011年起连续四次获评“全国文明单位”,形成了以“党建引领、事业推动、机制保障”为核心的管理模式。这种将精神文明建设与科研生产深度融合的文化氛围,有助于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工作环境。
四、地理位置与生活平衡
七〇三所总部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处东北老工业基地,生活成本相对较低,城市节奏适中,适合追求安稳生活的家庭型人才。虽然气候寒冷,但基础设施完善,教育资源丰富,医疗条件良好。同时,研究所也在江苏无锡设有重要分部,便于南方籍员工就近工作,享受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活力与发展机遇。
五、是否值得去?结论明确:值得!
综上所述,在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三研究所工作,意味着你可以:
- 参与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亲手打造“大国重器”;
- 在一个尊重知识、崇尚技术、鼓励创新的环境中成长;
- 获得稳定的职业前景和全面的福利保障;
- 实现个人价值与国家需求的高度统一。
因此,如果你怀揣“动力报国”的梦想,渴望在一个有底蕴、有实力、有担当的平台上施展才华,那么加入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三研究所,无疑是一个明智而值得的选择。在这里,你不仅能找到一份工作,更能找到一份值得终生奋斗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