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10-13 12:13:50
工作地点
上海、北京、成都、西安、济南
招聘职位
机器人系统工程师、可解释AI研究员、系统架构师(运行安全控制模型/智能运维)、算法类工程师(视觉识别/智能算法/数据挖掘)、智能终端产品开发工程师(通信技术/智能巡检)、软件开发工程师(C/C++/Java/C#/Python)、硬件电路设计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应用设计工程师
投递截止
2025-11-17

卡斯柯是做什么的

卡斯柯(CASCO)是中国通信电子领域内具有深厚技术积淀与前瞻创新能力的中外合资企业,长期致力于为轨道交通、智能交通及关键工业控制等高可靠性要求场景提供先进的自动化、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作为行业内的技术引领者之一,卡斯柯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复杂系统的运行安全深度融合,依托强大的研发体系和工程化能力,构建起覆盖信号控制、智能运维、数据驱动决策支持以及智能终端装备开发的综合技术生态,确立了其在高端通信电子与智能控制系统领域的专业定位。

公司的核心业务体系围绕“安全、智能、高效”的现代系统控制需求展开,形成了以运行安全控制模型为核心,智能运维平台为支撑,多模态感知与数据分析为延伸的完整产品与服务链条。在传统优势领域,卡斯柯深耕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提供从列车自动监控(ATS)、列车自动防护(ATP)到计算机联锁(CI)在内的全系列自主可控解决方案,保障城市轨道交通与干线铁路的安全稳定运行。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公司积极拓展智能系统应用边界,重点布局基于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智能运维系统架构,通过构建运行安全控制模型,实现对复杂系统的实时状态评估、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显著提升客户系统的可用性与维护效率。与此同时,卡斯柯大力推进前沿技术的研发与落地,在可解释AI、视觉识别、智能算法与数据挖掘等领域持续投入,力求在保证算法透明性与决策可信度的前提下,推动AI技术在高风险控制环境中的深度应用。

在技术研发能力建设方面,卡斯柯展现出高度系统化与专业化的人才结构与创新机制。公司汇聚了涵盖机器人系统集成、智能算法研究、软件架构设计、嵌入式系统开发及硬件电路设计等多学科背景的技术团队,形成跨领域协同攻关的核心竞争力。尤其在智能终端产品开发方向,卡斯柯依托扎实的通信技术积累,开发出面向智能巡检场景的专用设备与系统,融合5G、物联网与边缘计算技术,实现对关键基础设施的无人化、自动化监测。在软件工程层面,公司建立了严格的C/C++/Java/C#/Python多语言开发规范与测试流程,确保大型复杂系统的代码质量与长期可维护性;同时,专业的软件测试与应用设计团队为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保障与客户定制化需求响应提供了坚实支撑。

卡斯柯的发展优势不仅体现在其全面而纵深的技术布局上,更源于其作为中外合资企业在技术融合与标准对接方面的独特经验。公司充分吸收国际先进理念与管理实践,结合本土市场需求与运营环境特点,打造出兼具国际水准与本地适应性的解决方案。通过持续加大在基础研究与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方面的投入,卡斯柯已在多项关键技术指标上达到或超越行业领先水平,并积极参与国家及行业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未来,卡斯柯将继续秉持“科技赋能安全,智能驱动发展”的理念,聚焦于运行安全与智能控制两大主线,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新一代通信技术与工业控制系统的融合创新,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安全控制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为行业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卡斯柯怎么样?招聘流程是什么?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简称“卡斯柯”)是一家在中国轨道交通自动化与控制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的高科技企业。作为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CRSC)与法国阿尔斯通(Alstom)于1986年共同成立的中外合资企业,卡斯柯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持续的自主创新以及对行业标准的深刻理解,已成为国内乃至全球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领域的领军者之一。

一、公司概况与核心竞争力

卡斯柯总部位于上海,业务覆盖全国,并逐步向海外市场拓展。公司专注于为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轻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等提供完整的信号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贯穿从设计咨询、系统集成、设备供货到运营维护的全生命周期。其核心技术包括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计算机联锁系统(CI)、调度集中系统(CTC)以及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大的研发能力。卡斯柯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汇聚了大量高学历、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尤其注重在列控系统、智能运维、自动驾驶等前沿方向的研发投入。二是丰富的项目经验。卡斯柯参与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几乎所有一线城市的地铁建设,并承担了多条国家干线铁路的信号升级任务,积累了海量的实战数据和工程经验。三是卓越的安全记录。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是保障行车安全的“大脑”和“神经中枢”,卡斯柯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理念,其系统在国内保持着极高的稳定运行率,赢得了业主单位的高度信赖。

此外,卡斯柯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致力于打造更智能、更高效、更绿色的未来交通系统。这种前瞻性的战略布局,使得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二、企业文化与员工发展

卡斯柯倡导“创新、协作、责任、卓越”的企业文化。公司重视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为员工提供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和多元化的成长机会。无论是技术研发、项目管理还是市场营销岗位,公司都建立了完善的培训体系,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专业技术深造、领导力发展计划等,帮助员工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同时,卡斯柯注重营造开放包容的工作氛围,鼓励跨部门协作与知识共享。公司内部设有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对于在关键技术攻关或效率提升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团队和个人给予重奖。这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仅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和成就感,也有效激发了组织的创新活力。

三、2025校园招聘流程详解

根据最新的招聘信息(截至2025年9月),卡斯柯2025年度校园招聘已全面启动,主要面向本科、硕士及博士应届毕业生,招聘总人数约10人,其中研究生占比高达90%,显示出公司对高层次人才的强烈需求。招聘岗位涵盖软件开发工程师、系统架构师(列控方向)、技术支持工程师等多个技术类职位,工作地点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等地。

具体的招聘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 网申阶段
应聘者需通过卡斯柯官方招聘网站(网申地址:[https://casco.zhiye.com/Campus](https://casco.zhiye.com/Campus))提交个人简历。建议尽早投递,以便获得优先筛选机会。简历内容应突出教育背景、专业技能、项目经历及实习经验,尤其是与计算机、自动化、铁路信号等相关领域的实践经验。
  • 简历筛选与笔试
HR团队将根据岗位要求对收到的简历进行初步筛选。通过筛选的候选人将收到在线笔试通知。笔试内容一般包括专业知识测试(如C/C++/Java编程、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等)、逻辑思维题以及英语能力测评,旨在全面评估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和技术基础。
  • 面试环节
面试通常分为两轮或多轮,形式包括电话面试、视频面试或现场面试。第一轮多为技术面,由相关部门的技术专家主持,重点考察候选人的专业深度、项目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轮可能是综合面或HR面,侧重于沟通表达、职业规划、抗压能力及文化匹配度的评估。部分高端岗位(如系统架构师)还可能增加高管面试环节。
  • 录用与签约
通过所有面试环节的候选人将收到正式的录用通知书(Offer)。公司会明确薪资待遇、岗位职责、工作地点等信息。双方达成一致后,签订三方协议或劳动合同。卡斯柯提供的薪酬范围较具竞争力,例如系统架构师岗位月薪可达20-40K,具体数额根据学历、能力和面试表现而定。
  • 入职准备
获得Offer的学生在毕业前需完成相关手续办理,并参加公司组织的入职培训。培训内容涵盖企业文化、安全规范、产品知识、开发流程等,帮助新员工快速融入团队并胜任岗位工作。

综上所述,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不仅是一家技术实力雄厚、发展前景广阔的行业龙头企业,也是一个注重人才成长、提供广阔舞台的理想雇主。其严谨高效的招聘流程,确保了能够选拔出最优秀、最匹配的人才加入团队。对于有志于投身轨道交通智能化事业的学子而言,加入卡斯柯无疑是一条极具价值的职业发展路径。

在卡斯柯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是否值得去?

在卡斯柯(CASCO)工作是一种复杂而矛盾的体验,它既是一家拥有深厚行业背景、技术实力雄厚的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领军企业,又因其内部管理、企业文化与员工实际感受之间的巨大落差而饱受争议。综合近年来的公开信息、员工评价以及公司动态来看,卡斯柯的工作环境呈现出“外誉内忧”的鲜明特征——对外是国家交通强国战略的重要参与者,对内则是许多员工口中“画饼充饥、形式主义盛行”的典型国企/合资企业管理模式。

从正面角度来看,卡斯柯无疑具备强大的行业地位和资源支撑。作为中外合资企业(由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与法国阿尔斯通合资成立),公司在轨道交通信号控制领域深耕近三十年,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和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拥抱前沿科技,例如2025年7月,清华博士团队进驻卡斯柯,开展包括《生成式AI在轨道交通信号安全分析中的应用》《基于MBSE方法的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设计与验证》等多项前沿课题攻关,显示出其在技术创新上的雄心与投入。此外,卡斯柯也屡获殊荣,如2023年入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名牌企业”,这不仅是对其科技实力的认可,也增强了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对于追求技术深度、希望参与国家级重大项目、渴望在轨道交通这一高壁垒行业中积累经验的求职者而言,卡斯柯无疑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平台。

然而,当我们将视角转向员工的实际工作体验时,情况则大相径庭。网络上流传的一份员工自述(发布于2023年底)以近乎黑色幽默的方式描绘了卡斯柯的真实职场生态:“管理水平不咋样,画饼技术比蓝翔”、“奖励机制没见过,扣钱规矩一箩筐”、“口口声声不提倡加班,确确实实加班没有钱”。这些尖锐的批评并非孤例。Glassdoor类平台上的匿名评价也反映了类似问题:工作生活平衡评分为3.4星(满分5星),职位稳定性与晋升机会仅为3.1星,表明员工普遍认为晋升通道狭窄、职业发展受限。尽管公司宣传中强调“双轨制晋升”、“每年薪资普调12%”、“应届生三年评工程师”等优厚待遇,但现实中,许多员工反映这些承诺往往流于形式,实际执行大打折扣。例如,所谓的“不提倡加班”在项目开通高峰期(常在节假日或夜间)形同虚设,而加班补偿却难以兑现;薪资涨幅远低于宣传水平,福利虽有(如餐补、住房补贴),但在高强度工作压力下显得杯水车薪。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其企业文化。员工描述中频繁出现“形式主义祖师爷”、“开会就是批斗会”、“跟领导开会不敢发言”等字眼,暴露出一种高度集权、缺乏信任、沟通不畅的组织氛围。这种文化导致创新受阻、基层声音被压制,员工更多是在完成上级指令而非主动解决问题。尽管公司引入了外部顶尖人才(如清华博士团)进行技术攻坚,但如果底层的管理逻辑和文化土壤不变,先进技术也难以真正落地生根。此外,“技术核心全靠外资”的指责虽可能有所夸大,但也反映出部分员工对公司自主创新能力的怀疑,尤其是在核心技术依赖外方的历史背景下,本土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空间受到挤压。

值得注意的是,卡斯柯也在尝试改进。例如,公司定期开展部门满意度评价(如2025年3月的跨部门协作评分)、半年度人员绩效评估等,显示出一定的管理规范化意识。但这些制度能否真正推动变革,仍需观察其后续执行力与反馈机制。

综上所述,是否值得加入卡斯柯,取决于求职者的个人定位与职业诉求:

  • 如果你是刚毕业的硕士/博士,尤其是轨道交通、自动化、计算机等相关专业,且希望快速积累大型工程项目经验、接触前沿技术、并愿意忍受初期较低的性价比和高压环境,那么卡斯柯可以作为一个不错的跳板。其行业地位和技术资源能为简历增色,未来跳槽至华为、腾讯或其他头部科技公司或研究院所也具备一定优势。
  • 但如果你重视工作生活平衡、追求公平透明的激励机制、渴望在开放包容的文化中实现个人价值,那么卡斯柯可能并非理想选择。其管理模式更接近传统国企,论资排辈、流程繁琐、人情世故等问题较为突出,容易让有创造力的年轻人感到压抑和 disillusioned。
因此,卡斯柯是一块“镀金的石头”——外表光鲜亮丽,内里坚硬甚至硌脚。它适合那些能忍耐短期不适、着眼于长期行业积累的人才,但对于追求即时回报与人性化管理的职场人来说,则需谨慎权衡。